我國首列時速160公里商用磁浮列車,在株洲正式下線。這也是全球首列短定子直線電機快速磁浮列車。
采用三節(jié)編組、設計時速160公里、最大載客量500人的該列車,并非“孤品”,它誕生自我國首個自主化商用磁浮項目。2016年5月,中車株機公司牽頭研制的時速100公里長沙磁浮快線列車上線運營,迄今安全運營超170萬公里,載客近600萬人次。被業(yè)界稱為“中國商用磁浮1.0版”列車。近2年來,公司再度牽頭打造時速160公里的商用磁浮2.0版列車。
列車的研制,充分吸取了1.0版列車的研制和運營經驗,采用了“現有時速100公里等級城市磁浮交通技術平臺上提速”的技術路線,在保持現有軌道形式不變的條件下,對車輛系統(tǒng)集成、牽引、懸浮、受流、輕量化、制動等關鍵技術進行了創(chuàng)新:
在全球,首次采用短定子直線電機,并為其量身搭建了2800mm車寬的世界時速最快短定子直線電機牽引磁浮列車平臺;
通過牽引輔助系統(tǒng)設備上的設計優(yōu)化,使列車牽引功率提升30%,輔助系統(tǒng)功率提升25%,懸浮電源容量提升30%,載客量達500人;
優(yōu)化端部電磁鐵設計,使整車懸浮能力提升6噸。此外,車輛各系統(tǒng)還采用了大量新結構和新材料,如車體采用鋁合金與復合材料相結合的復合頂蓋等,幫助車體“減肥”。
“1.0版列車較適用于城區(qū),時速160公里的商用磁浮列車則適用于中心城市和衛(wèi)星城間的交通。”公司磁浮研究所所長佟來生說。
2.0版商用磁浮列車的下線,標志著我國商用磁浮列車系統(tǒng)集成技術與關鍵核心技術,在“摸爬滾打”的應用中已成熟。也意味著,我國擁有了不同類型磁浮列車的生產制造平臺,建立起了從技術研發(fā)、生產、試驗驗證到商業(yè)運營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商用磁浮體系。據透露,在“十三五”國家重點研發(fā)課題“時速200公里磁浮交通系統(tǒng)關鍵技術研究”項目支持下,公司牽頭研制,適用于城際間、時速200公里的商用磁浮3.0版列車,也有望明年下線。
中國商用磁浮的成熟,不僅吸引到我國近30個城市實施或計劃實施磁浮項目,也吸引到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200多個考察團來湖南考察調研。而自主研發(fā)商用磁浮的發(fā)源地湖南,已著手啟動省內磁浮線網規(guī)劃。